詹新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学生记者 成显

期次:第680期    作者:成显   查看:117

每周 四晚上的门内研究生组会,无论如何忙碌,财政税务学院詹新宇教授都会参加,而且会早早地端坐在教室,认真翻看同学们要汇报的论文。如果偶尔组会临近开始仍未见 詹 老 师 的 身影,微信群内则一定会弹出诸如“刚接完小孩,正在 赶 来 的 路 上 ,稍 等……”的 消息。

求学:认知上的不断跨越

“我是从大别山区走出来的幸运儿”,詹老师坦言道。上世纪 80 年代,詹老师出生在安徽省大别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对他而言,求学之路历经了许多坎坷。“初中的时候在学校住宿,每周日下午带着米和咸菜去上学”,在那个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的年代,求学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中学生活比较艰苦,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世纪 90 年代,对很多农村子弟而言,为了更快地出来谋生,毕业后报考中专是很多人的选择。“我最初填的也是中专,”詹老师回忆,“但是,我的化学老师看到后,直呼‘可惜,可惜啊!那么好的苗子……’”随后,化学老师叫来了他的父亲,苦口婆心地做了一番工作后,这才把填报志愿改成了高中。“现在回头想,要是二十多年前报了中专,就没有之后那么广阔的求学生涯,也更不会成长为一名大学老师,”詹老师感叹道。

“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比较盲目,觉得什么热门就选什么,最开始我选择的是法学。”詹老师回忆,“但很快就发现,我真正的兴趣不在于此。”一次偶然的机会,詹老师从一位经济学院的同学手里看到了宏、微观经济学教材,他立即意识到,这才是自己的兴趣之所在。与经济学的这次“邂逅”,促使他随即参加了兰州大学组织的经济学基地班选拔考试,并如愿转到了经济学院。“当时这个选择,尽管有些懵懵懂懂,但可能也是属于机缘巧合的缘分吧,”詹老师笑道。兰大毕业后,詹老师保送到了中山大学求学。正如他所言,这是一个跨越,不仅仅是空间上从大西北到珠三角的跨越,更是认知和见识上的跨越。珠三角地区活跃的经济氛围让他有很深的感触,通过参与导师承接的课题,他探访了珠三角很多政府部门、生产企业,还进入生产车间实地调研过。“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将学到的经济学理论与具体生产实践相结合”,詹老师说道。读研期间,除了在实践上的锻炼,也有学术上的积淀。“导师每周都会给我们开组会,汇报经典英文论文”,詹老师介绍,“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认真钻研看了三四十篇英文论文,有些经典文章现在还时常翻阅。”

硕士毕业后,詹老师前往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任教。对于在广西师大的几年,他认为这是学习生涯的继续,一边搞好教学,一边继续大量阅读文献。完成了三年任教后,詹老师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赴京继续他的求学之路。谈及博士期间的求学经历,詹老师感触良多。在博士期间,他写了一篇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分析》 的论文,“这是我真正意义上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詹老师谈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随后他又陆续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还荣获了教育部颁发的“博士学术新人奖”。

对于自己的求学经历,詹老师用经济学里的“门槛效应”来概括:在进入门槛之前是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和痛苦,但是一旦越过这个门槛,以后的学术之路便会云开月明。

科研:扎根中国大地

2013 年博士毕业后,詹老师来到了我校财政税务学院任教,也正式开启了他的财税科研之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詹老师坦言道,“硕士、博士期间我学的都是西方经济学,即使里边包含了一些财税知识,但对于财税还是缺乏系统的学习。”秉承“要教学生一瓢水,自己先有一桶水”的理念,詹老师在财税领域做了很多“补课”。为此,他进入了我校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财政学家杨灿明教授,还旁听了财税学院《中国税制》《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等品牌课程,虚心地当起了“学生”。不落下任何一次课,认认真真做听课笔记。

谈及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詹老师认为经历了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问题。他指出,我国经济社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而经济发展质量又是多层次、多维度的,这也就给它的测度带来难题。为此,他尝试从“五大发展理念”新视角出发,构建指标体系,系统地测度了国家、省、市三个层面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该成果已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高频次引用论文之一。第二阶段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经济发展质量研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在高速增长阶段财政的作用有目共睹,那么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财政如何继续起到支柱作用呢?为此,詹老师从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分权、预算体制等现代财税制度的各个组成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它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发表系列论文 16 篇,承担财政部委托课题多项,在学界和财税部门都产生了广泛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詹老师发现,探讨经济发展质量问题,需要上升到宏观经济治理的层面。而我国的宏观调控又带有鲜明的“目标动员”特征。为此,第三阶段的研究则聚焦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领域,提出了进行宏观调控模式创新、完善“中国之治”的政策观点。

当被问及他最满意的学术成果,詹老师提到了他发表在《管理世界》期刊上的《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这篇文章将财政学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做到了较好地结合。论文发表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转载,还被杂志社遴选为优秀论文,邀请詹老师录制了讲解视频。该视频入选《管理世界》杂志社与中国知网联合举办的“《管理世界》大讲堂”(2021 年第 8 期第 4 讲)。该视频在中国知网推出之后,已被学习观看 4600 余次。但他又补充道,论文没有哪一篇最好,“如果能扎根中国大地,比较好地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对学者的研究有借鉴作用,对政府部门的决策有参考作用,对社会各界认识经济社会现象有启迪作用,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教学:第一是“备学生”

作为大学老师,教学是根本职责所在。在教学方法上,詹老师认为,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备课的第一备是‘备学生’”,詹老师说道,“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式和课程难度,甚至根据学生专业成长的需要去建立一门新课程。”詹老师分别以本科生的《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财政学》课程以及研究生的《中外财税制度比较》课程为例,具体阐释了他主讲的课程在“备学生”上的努力探索。“詹老师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课堂上会给很多机会让学生来分享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论文,这让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财税学院2021 级研究生江逸说道。

大学老师面临教学和研究的双重任务。在詹老师看来,这两个任务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詹老师说,如果只教学而不做研究,那么教给学生的知识通常比较浅薄、比较陈旧;同样的,如果只做研究而不认真教学,那样的研究往往比较空泛。在他看来,教研互长的关键是“以研促教”。以自己为例,詹老师谈到了将自己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的尝试,不但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还让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思路、主要成就及其改革方向,无形之中还起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

除了作为教师和学者,詹老师还特别强调他的第三重身份,就是作为研究生导师。他认为,导师是“教师”和“学者”身份的双重叠加:一方面,在学术上要成为“师”,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基本研究技能;另一方面,在研究上要成为“导”,引导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上登堂入室。在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上,詹老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术研究兴趣的门槛越来越高,因而是需要导师来引导和培养的。在此,詹老师详细介绍了他曾经指导过的一些学生的案例,他们一开始对学术研究感到很害怕,乃至非常抵触。这时候,导师的导向作用就非常重要,詹老师将其总结为“四步走”:一是找一个难度适中的选题,二是帮助他们扫除计量方法上的障碍,三是指导他们阅读相关论文,四是带领他们把选题一步步变成一篇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出来。“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术期刊上,这种喜悦感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詹老师说道。尝到学术发表的“甜头”之后,他们就逐渐找到了学术兴趣,自信和动力就自然上来了。

研究生们遇到生活、情感乃至家庭上的问题,都很愿意与詹老师坦诚交流。“詹老师是我的导师,更是我的朋友。”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的刘文彬同学说道,“毕业两年多了,我一有什么问题,还是禁不住给詹老师打电话,有时候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