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准研究生”苏正民——“彝”腔热血呵护凉山朵朵“索玛花”

□曾雅青 胡瑢

期次:第680期    作者:胡瑢  曾雅青   查看:56

“阿依公益书屋成立啦!”4月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孩子们收到一个好消息,由我校法学院志愿者协会“苏正民志愿服务队”等主办的公益书屋将对他们敞开大门。

书屋里,孩子们可以读书、写诗、学音乐,在艺术中享受宁静时光。

牵头这一项目的苏正民,是一名24岁的“准研究生”,今年是他成为志愿者的第5年。

“如果没有好心人的帮助,不会有今天的我。我想尽最大努力,回报那些善意。”5月2日,苏正民在接受采访时说。

阿苏,希望你也能去帮助其他人

1998年,苏正民出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沙马拉达乡火把村。

父亲年幼辍学,为了让下一代改变命运,他咬咬牙将三个孩子都送去上学。

小小的山村,黄土垒起几间泥瓦房,就是孩子们的学校。破落的村小留不住本地老师,反而是陆续到来的支教老师,给了孩子们更多陪伴。

“小时候我不会说汉语,支教老师也听不太懂彝语,上课很吃力。”苏正民记得,老师们温柔又耐心,一遍遍教。直到三年级,他才能熟练地说汉语。

2013年,15岁的苏正民遇到人生第一场大风暴。

在砖厂打工的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治病欠下数十万元外债。不忍见母亲辛苦,姐姐和苏正民都选择了退学,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小妹。

姐姐去外地打工,苏正民在家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少年心中充满惶恐。“一辈子就这样吗?”他反复问自己。

最迷茫的时候,有人伸手拉住了他。

学校老师、村支书多次到家中劝说苏正民继续读书,帮助苏家申请低保。多年在凉山从事公益资助的《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还为他联系到每年2000元的定向资助,他终于有机会重返校园。

重新坐在课桌前,苏正民拼命学习,2017年通过国家在少数民族连片贫困地区的预科招生计划考入我校,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学生。

他始终记得,返校后一次谈心中,班主任望着他说:阿苏,大家都这么关心你、帮助你,希望你有一天也能去帮助其他人。”

这句话,苏正民一直记在心中。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读预科的一年里,苏正民开始试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馈社会。

军训结束后,不少同学的军训服再也没穿过。苏正民与同学们商量后收集了700余套军训服捐给家乡,让乡亲们干农活时穿。

那是他第一次尝到帮助他人的“甜头”———“很满足,心里热热的”。

2018年,苏正民来武汉上大学。大学期间,他经常参与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组织的志愿活动。

在一次与受助儿童的书信往来中,一名小女孩告诉他,家里不愿让她继续读书,读完初中可能就要去打工。

“我一定要帮助她!”苏正民当即把情况报告给基金会。后来,基金会多次派志愿者上门沟通,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女孩最终没有辍学。

志愿服务成了苏正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寒暑假,他都会回到凉山支教,像曾经陪伴过他的支教老师一样,把大山外面的美好传递给孩子们。

2019年暑假,他在支教时遇到几个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他与一起支教的同学自掏腰包凑了几千元捐给他们。

“我们都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最能明白山里孩子的处境。”苏正民说,大家一交流,觉得短暂支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长期开展助学活动。

助学资金从哪来?

苏正民想出一个主意,他发起倡议,号召大学生“每天节省1元钱”来帮助贫困儿童。

倡议发出后,陆续有同学加入,凉山阿依助学计划”应运而生。

“‘阿依’在彝语里是孩子的意思,我希望,凉山阿依们都能有学上。”苏正民说,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总想起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长大后,苏正民也活成了他们的模样。

截至目前,已有180余名同学、校友加入助学计划,累计筹集资金30万余元,资助66名困难学子。

呵护凉山孩子灿烂绽放

做志愿者几年时间里,苏正民身边聚集了一批受他影响热心公益的小伙伴。2020年,在学校的支持下,苏正民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为吸引更多同学加入,也为表达心中饱含的感恩之情,苏正民开始通过自己的故事传递“正能量”。

他加入到湖北美美荆楚青年宣讲团、中南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参与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我是党史领学人等党史宣讲活动,线上线下开展了40余场宣讲。

他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知识改变命运”,以大凉山的风貌变迁和彝族奴隶制度的废除解读“什么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积极宣讲党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和政策。

努力之下,这个曾经汉语都不懂的彝族小伙一举拿下湖北省“百生讲坛金牌主讲人”称号,他录制的“彝海结盟铸丰碑、长征精神代代传”等党史视频,播放量达96.5万次。

“每次宣讲后都有同学来找我交流,加入志愿团队的人也越来越多。”苏正民说。2021年,他将手头所有志愿服务项目整合成“阿依森林”计划,为凉山1000余名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用品和奖助学金,并开展“飞鸽传书”“爱心家访”、阿依冬夏令营、励志公益讲座等精神陪伴项目。

今年,大学即将毕业的苏正民报名参加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8月底,他将再赴凉山,支教一年后回校读研。

“彝语里,索玛花意指‘高山杜鹃’,是在艰苦条件下也能美丽生长的花。在我心中,凉山的孩子们都是索玛花。”他说,我希望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呵护他们斗霜傲雪、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