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均心教授:刑法与反恐,学术报国新作为

期次:第614期       查看:197



  □通讯员 彭倩 颜美宁 庞万腾 3月19日,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湖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会长、我校社科院院长、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康均心教授作为湖北省代表出席会议并接受表彰。面对如此高规格的荣誉,康均心教授笑着说:“亲临现场聆听教诲,倍感荣光,倍受鼓舞,这既是对湖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的肯定,更是对法律人的鼓舞。这次盛会为全体法律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中如何实现新作为、新担当,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廓清了轨迹,是新时代法学研究的总遵循。”
   师出珞珈 潜心研习成果丰
漫漫求学路,拳拳赤子心。康均心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师从著名刑法学家喻伟教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长达十年法学研习,他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刑法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出版专著3部,主编参著著作教材40余部,在《管理世界》、《中国法学》等境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曾参与我国《刑法》及有关《刑法修正案》等法律的调研起草,目前也正在主持《中国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草案)的立法调研起草项目。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康均心教授便一直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牢记于心。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耕耘三尺讲台,研究法学理论、探索司法实践,与学生共同成长,为法治中国贡献智慧、培养人才。从教以来培养的60余名博士、百余名硕士以及更多的本科毕业生活跃在司法领域,成长为法学界的栋梁。
   心系国家 致力反恐扫黑恶
面对当前国内外恐怖主义形势,在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出台后,康均心教授便将设立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的事宜提上日程。在多方努力下,2016年10月底,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顺利落地我校,并迅速在云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成立研究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反恐怖主义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康均心教授不仅孜孜不倦地投入研究,而且连续四年申请获得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重大项目的支持,通过开展海峡两岸的的反恐研究合作交流,拓宽学科视野,创新研究思路。他凭借对反恐研究的独到见解和广博知识,撰写的《海峡两岸反恐法律比较》被国家反恐办在反恐立法中采用,还参与我国《反分裂国家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的调研起草工作。在过去几年里,他多次为全国各地包括湖北省武汉市等机构开展了多场反恐能力培训,并为即将在武汉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提供反恐建议,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反恐维安咨询。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之后,康均心教授便积极响应号召,早谋划、早部署,发挥刑法研究会的优势,在湖北恩施、黄石、宜昌、荆州等地分别举办扫黑除恶的专题研讨会、培训讲座,在湖北省刑法学年会上开展了扫黑除恶的大研讨,为湖北省扫黑除恶的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立德树人 学科建设提新论
在他看来,未来我校法学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优势,彰显特色学科的亮点,坚持“经、管、法”“三通”课程交叉融合、协调互动的模式;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前沿,放眼全国,追逐世界的大格局,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与新时代法学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四位一体”,做到“以服务求扶持,以贡献促共建”,实现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和谐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在他的努力与推动下,我校与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新疆警察学院、甘肃政法学院等高校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高校之间学科建设、高校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深入交流,也有助于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康均心教授历来重视刑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为做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书斋到基层去接地气。在他挂任荆州市副市长期间,深入到8个下辖区多次调研司法、经济、农业、扶贫等方面的建设,得到了一手宝贵的资料。
  他重视法学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强调法学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对实践与理性的培养尤为重要,思辨与实践的结合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必备的素质。他既充当了理论的输出者,用自己的所学所思为司法实践建言献策;也担当了实践知识的吸收者,以实践的素材和思考深化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刑法学研究会率先成立临时党组织,定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送法到企业,开展企业法律体检,防范企业刑事风险,预防犯罪,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支持鼓励研究会会员发挥优势,参与精准扶贫,确保研究会的所有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他始终强调法科学子要做到“三点”:“别人不知道的,你要知道一点;别人知道的,你要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一点;别人知道更多的,你要比别人知道得更专业一点。你做得好的时候,别人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