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

期次:第608期       查看:78


  本报讯(通讯员 温婷 周春英 赵兴罗)12月22日,第二届“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我校财政税务学院、我校收入分配研究中心、《经济研究》编辑部、《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诺丁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经济研究》副主编郑红亮教授主持。我校校长杨灿明教授致辞,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在此次学术会议上就收入分配领域的热点难点和基础性问题进行广泛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经济研究》杂志社张永山社长和《经济学动态》常务副主编胡家勇研究员分别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强调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他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关于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这也是此次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希望借此机会吸引更多优秀学者投身于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学术研究之中,为政府的决策献计献策,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即在注重收入差距的同时更要关注财产的差距。
  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群力教授介绍了“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调查报告”。孙教授从样本及调查报告构成、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测量与缩小贫富差距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指出,要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实施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税制结构、改进个人所得税制、调控房价与征收房产税、加强对权力的约束与反腐败等措施。
  主题演讲阶段,由我校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张克中教授主持。首先,诺丁汉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宋丽娜教授发表了主题为“资本的流动性与社会福利”的学术报告。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宗胜教授以“分配结果平等逐步改进,机会不均仍然严重——分配体制改革四十年总结”为主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分配的结果平等在逐步改进,但机会的不均等仍然很严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利益关系与收入关系的变化”进行了报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教授以“中国劳动份额下降研究”为主题,认为长期以来,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劳动份额下降是诱发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此次研究的动机所在。《经济学动态》编辑部杨新铭主任做了主题为“收入分配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要求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赶超经济体转向成熟经济体,总量指标转向人均指标,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驱动。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并实行降税。
  下午的学术研讨会共有四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四个主题展开:一是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劳动收入份额;二是财政货币政策与收入分配、收入不平等的治理;三是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测度与经济影响;四是反腐败与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
  本次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推进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的相关理论、制度、指标测算、模式、政策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提升了与会学者对我国收入与财富分配问题的认识,也为我国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