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院报记者“黄小侠”

□法律系93级黄晓春

期次:第603期       查看:115


















  梦圆政院结缘院报如果说人生是一班正点运行的高铁,那么多少的偶然巧合和因执著化来的缘,才让我梦圆中南政法学院。不仅仅是因为我曾经奇迹般地凭着一份写给中南政法学院院长的信走进了梦中的大学,更因为有幸成为院报一员,结交了众多出类拔萃的院报朋友。院报不仅是我成长的驿站,更成就了我难忘的大学时光。对院报、对母校我总心存一份深深的感恩!
  三年采访路难忘西沙行大学时代,院报记者的身份被我发挥得淋漓尽致。三年的院报记者采访记忆,深深烙在脑海,至今难忘。
  大一暑假参加社会实践队去佛山,采访知名校友广东省高院院长、深圳中院副院长、深圳知名律师等。大二暑假去西沙采访。大二国庆节假期去北京采访原驻联合国外交大使黄嘉华,原国家商标局副局长李必达。在校时,我和杨爱媛师姐采访黄嘉华先生的巨幅照片就挂在图书馆。大三,我和胡丹丹、梁新在大型校庆活动中,采访香港知名校友谢纬武。
  诸多采访之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西沙采访”和“北京之行”。小记者勇闯西沙大二暑假,我在海南法制报社实习,听了西沙群岛驻守官兵的故事,很感动,特别向往去大海深处的西沙群岛采访。借着“8·1建军节”的由头,我给西沙群岛驻军打了一天一夜的电话,同部门的记者都取笑我,认为一个学生实习记者要去军事重地的西沙群岛采访那是痴人说梦!然而,让他们意外的事,我的执着和坚持打动了西沙群岛驻军领导,他们同意接受我去西沙群岛采访。
  不巧的是,当我到三亚时正巧碰上了台风季节,同行带我的记者老师等了三天后,等不及就走了,只有我坚持留下来一定要去西沙群岛采访。那时我身上仅仅只剩下了30元钱。正巧,西沙群岛的篮球队在榆林军港参加篮球比赛,我去当啦啦队的第一天刚好他们赢了。所以,我得以有机会跟着他们混吃混喝,度过了十天。到海军招待所要结算住宿费的时候,我需交三百多元的住宿费,我只好骗他们说:“我们报社从来没有这项开支。”竟然就这样让我蒙混过关了。在台风季节里苦苦等待了十天后,我终于登上了开往西沙群岛的军舰。
  军舰原定计划只在西沙群岛停留一天,正巧碰上台风,军舰要去小岛躲避台风,我不顾一切地要跟着军舰下岛采访。佟司令为了我的安全坚决不肯,军舰在台风那天失联。那天,所有的西沙驻军的高层领导在指挥室一夜未睡,焦急万分。佟司令庆幸地对我说:幸好没让你下小岛。因为躲避台风,我有机会在西沙群岛待了七天七夜,与那里的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西沙博物馆,我留言“我爱西沙,西沙爱我!”在几天的相处中,西沙的官兵都知道我居然是在校学生记者,了解到我很喜欢大海,很喜欢贝壳,都私自送我贝壳,回来时贝壳装了满满的一大纸箱,其中,有珍贵的鹦鹉螺和唐冠螺。回程的时候,他们所有的人都到码头去为我送行。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让我对西沙和那里官兵留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北京之行大二国庆节假期,我和杨爱媛师姐接受《校友通讯》郑声远老师的采访任务,采访著名校友原驻联合国的外交大使黄嘉华和原国家商标局的常务副局长李必达。院报师兄谢海生知道我和爱媛要去北京采访,交给了我们一个光荣的任务。那时他是《长江日报》的兼职法律顾问,收到了一份湖北省某地的村支部书记因城市征用农村用地贪污上百万公款并追杀当事人的信件。他和吴国鹏师兄冒着生命危险去拍照和调查取证,让我们把这些证据带去北京,找《法制日报》的副主编校友,希望《法制日报》能派出记者采访报道。去《法制日报》拜访校友的那天,正巧举报当事人在湖北省高院门前静坐请愿。那一天,正义的旗帜在我们几个院报人的心里高高飘扬……院报“黄小侠”
  不料,北京之行却给我弄来了一个“轰轰烈烈”的记过处分!听说学校宣传部收到电话,传闻我闯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学校查到我去北京采访时没请假,要作为旷课典型开除出校。在我的恩师法律系乔克裕主任的帮助下,算是给我采访知名校友将功补过,最后给了我记小过一次的处分。
  记过处分的红色大字报,醒目地张贴在我的学生宿舍大堂前,我因此在院报和学校知名度颇高!大家都在谈论那个学生记者黄晓春好能耐,居然能闯人民大会堂。朱建业就曾经问我是怎么做到的。院报人胡丹丹就在那个时候成了我的好朋友。因为去西沙群岛和北京采访校友的经历,《校友通讯》负责人郑声远老师给我取了一个响亮的外号“黄小侠”。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和魄力,因为想做律师的梦想,就能凭着一封写给中南政法学院院长的信,一天内结识了三个院长和副院长,幸运地走进我梦中的大学。又凭《梦圆政院》的故事,被听故事的陈新老师和高年级的院报人一致圆桌招聘会议举手通过,来不及交任何文章和简历,破例成为了一名“混”进院报的学生记者。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学生时代我口袋里真没有多少钱,仅凭着学生记者的身份,就能想去哪就去哪,走南闯北地去采访知名校友,还有校友师兄们热情款待。那些青春岁月在我的记忆里是那么美好,恩师、学姐、学长、同学、朋友、院报人。许多年过去了,美好得让记忆仍然鲜活!
  二十年后,重回母校参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会学通社/院报人分会成立大会和《青春同路人》书刊发布会。母校,我们回来了,我们欢呼雀跃!庆祝您七十年华诞。当我们不再年轻,唯有母校和我们的青春同路人,依然记得我们飞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