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国贸最高研究奖得主钱学锋:

青年学者要坚定以学术为业的信心

□学生记者 刘学强 学生通讯员 周莹

期次:第498期       查看:40




  国内国际贸易领域最高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以下简称安奖)日前揭晓。继第十七届荣获优秀著作三等奖之后,我校工商管理学院钱学锋教授以《出口市场多元化与企业生产率:中国经验》再次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在摆放着众多学术书籍的办公室里,35岁的钱学锋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为学之道。
  大胆质疑再获安奖风险管理上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二十多年来,出口市场多元化一直被认为是确保中国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钱学锋敏锐地观察到,这一战略并没有改变中国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每次遇到外部需求冲击,出口市场的脆弱性都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由此,钱学锋大胆地提出质疑:国家层面的出口战略是否有效?企业又是否认同这一战略?
  为此,钱学锋深入到微观的企业层面,采用历史文献解析、数理建模和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且中国制造业企业尚处于U型曲线的左边,即出口市场多元化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其政策含义在于,宏观贸易政策更应注重微观基础,这对未来中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选对方向坚定道路走上学术之路对于钱学锋来说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选择。“我刚进大学的时候也很迷茫,后来听到一句话‘大学是一个找路的过程’,就把迷茫看成很正常的一件事,慢慢地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钱学锋回忆,当时他常常在图书馆里看书,渐渐发现自己对经济学领域的著作很感兴趣,也乐于对现实的经济学问题进行思考。大二的时候开始写一些小的论文,论文的发表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认识到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质,从而坚定了学术道路。
  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钱学锋师从国内空间经济学开创者梁琦教授,这使他确立了把空间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结合起来的研究方向。钱学锋在第十七届安奖的获奖著作《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研究》就是以自己的博士论文为基础。
  “要想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一些成就,必须付出格外的努力。”在钱学锋看来,多数学者的智慧都是相似的,所以他反复强调“勤奋”二字。除了周末和节假日,钱学锋每天基本上都在办公室里进行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现在,他已经将研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开始的时候也会有职称晋升等阶段性的外在压力,当对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外在的职称压力就转变成了内在的兴趣动力。”钱学锋认为,青年学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以学术为业的信心,不去羡慕别人在其他道路上获得的成功。
  做好储备教学相长钱学锋认为经济学研究要做好三大储备工作:首先是理论储备,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其次是工具储备。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专业的计量工具;熟悉使用相关软件;要掌握语言工具,汉语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优美性,“写普通人看得懂的论文”,而英语写作能力是国内学者尤其应该注意的。钱学锋表示,虽然国内的经济学研究在理论、方法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远远小于语言上的差距。第三大储备则是对实践的认识和把握,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具有问题导向和应用价值,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当了解到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后,能够很自然地去思考要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钱学锋以研究为乐,但其实他把培养人才看作老师最重要的功能。“再过几十年,我的研究成果可能没有多少人记起,但是培养的学生却会一代代传下去。”他将研究带到课堂,与学生一同讨论,在提高学生思想深度的同时,也对自己有所启发。虽然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多样,但钱学锋认为这并不矛盾。“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老师不能仅仅充当转手教材的角色,还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教材有深入的介绍,让同学们意识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大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